融媒評論員 李鋒
融媒作媒,喚醒沉睡于鄉村中看不見的旅游寶藏;媒體融合,賦能后疫情時代農旅融合新業態。
融媒體+農旅,借助跨界融合的風口,正成為湖北宜城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得益于五一前夕,農旅融合體驗節盛大開幕的良好契機,剛恢復重建的醉美鶯河、鄉村"迪士尼"龍潭小鎮(村)、有宜城后花園美稱的西山劉猴……都著實"火"了一把;景區、采摘園、賓館、飯店爆滿,農副產品銷售供不應求。旺盛的人氣帶來了商機,帶來了財富,吃、住、行、旅、購、娛各行各業都有可觀的經濟收入,農旅融合不僅推動了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更激發了鄉村振興活力。
宜城的農旅融合以前所未有的魅力與潛力,甜甜的漸入佳境。愛國教育、休閑徒步、鄉村民宿、購物休閑、網紅打卡、采摘體驗、宜城大蝦饕餮盛宴、燕京啤酒激情暢飲……農旅產品琳瑯滿目,體驗場景豐富多彩,無論老人還是小孩,無論都市白領還是工薪階層,不同年齡段、不同層次旅游愛好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所愛。
宜城,這座集楚文化、宋玉文化、漢水文化、紅色文化等于一體的千年古縣,在農旅融合的征途上,正蓄勢待發、躍躍欲試。
農旅融合體驗節的成功舉辦,讓宜城農旅融合在五一小長假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成效。這是一次對宜城農旅資源的全新發掘、全新梳理、全新包裝、全新發布。這背后,是新時代媒體深度融合與農業、文化旅游部門聯姻的成功嘗試和偉大創舉;媒體融合,正扮演著"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的多重角色,是值得業界高度重視的協作創新。
疫情常態化對境外游、境外消費等市民時常選擇的休閑方式正在悄然發生改變。省內游、市內游、周邊游至少在市民心理上感覺頗為安全——尤其是在全球防疫進程中,湖北被證明為最為安全有序的地區之一,都使得市民對于車程不過半天之內的短途游充滿向往。
有市場就有競爭,如何在市場競爭里獲勝?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創新創造農旅融合一直都是宜城振興鄉村產業的重要著力點;宜城農業基礎好,文化底蘊深,農文旅資源挖潛空間巨大;現在更是以生態優化、綠色發展為底色,以文旅融合、接二連三為抓手,充分利用獨特的資源稟賦,深度融合"大蝦""啤酒"兩大元素,不斷推動農旅融合發展邁向新臺階。宜城有農旅融合更好更快發展的底氣和信心。
樹立必勝信心的同時,我們也應保持清醒的頭腦。盡管有諸多優勢,疫情常態化下的農旅融合也面臨諸多困境,面對疫情常態化這個強悍的洗牌者,弱者出局,強者恒強。疫情常態化對傳統旅游大市、旅游大縣的打擊頗大,但"有余糧者"正迎來苦盡甘來的日子。經歷疫情常態化"摧殘"后,無論是具體的疫情防控措施,還是"戰時"狀態下的運營創新,相信周邊縣市也都碩果累累。我們的農旅融合雖已起步,但要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找到新的突破點更是迫在眉睫。融媒作媒,助力催化農旅進行深度融合,依靠特色農業進一步拉動文旅產業,無疑是一個有效的破局之策。
面對農旅融合,我們宜城要有更冷靜的認知:不管是從知名度、美譽度,還是品牌影響力、溢出力,特別是景區功能的深度融合、農旅融合產品的高能開發,都與其資源不甚匹配,換句話說,宜城農旅融合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伴隨全域旅游和消費升級,消費者農旅融合體驗感也將或正在升級。人們對農旅融合的需求已從單純的觀光游、采摘游向觀光、休閑、餐飲、度假等并重的方向轉變,對消費的體驗要求也將越來越高。
消費升級,給農旅融合帶來新機遇。但審視宜城自身,我們仍需補齊短板。本地農旅資源雖豐富多樣,但旅游超級IP缺失,產業業態不夠豐富,即使腳踩富礦但難以挖出金子來;周邊橫向對比,無論農產品品類還是歷史文化資源,無論愛國教育題材還是自然人文景觀,均有"強手"環伺,宜城要想突出重圍,后發制人,只能獨辟蹊徑。
如何在農旅融合上盡快破圈?宜城市委市政府為此殫精竭慮。
宜城以生態優化、綠色發展為底色,以文旅融合、接二連三為抓手,充分利用獨特的資源稟賦,深度融合"大蝦""啤酒"兩大元素,多次舉辦不同風格、不同主題的宜城大蝦美食文化節,全力支持燕京啤酒公司轉型升級,積極引導宜城大蝦產業發展壯大,不斷推動農旅融合發展邁向新臺階。如今,宜城大蝦已從當年的"深藏閨閣"逐漸地"嶄露頭角",成為引領鄂西北的招牌名菜和網紅美食;燕京啤酒更是成為扎根宜城、享譽國際的一張"金色名片"。
立足農業基礎好,文化底蘊深的大好優勢,宜城市委市政府注重挖掘農文旅資源的潛在空間,從政策、資金、資源等方面對農旅融合產業給予大力支持,廣泛開展招商活動,一大批農旅融合產業在宜城落地扎根、開花結果。八方賓客來宜城后,有好玩的、有好看的、有好聽的、有好吃的、有好住的。
農旅融合體驗節上,市委書記武義泉更是代表宜城市委、市政府誠邀全國各地的游客、企業家和媒體朋友們走進宜城、了解宜城,期待大家在"享田園風光、吃宜城大蝦、喝燕京啤酒、品農家美食"的同時,用鏡頭聚焦精彩瞬間,用微信朋友圈、短視頻等傳遞美食美景。
毫無疑問,這張農旅融合牌打的巧、出的妙。媒體深度融合可以延長游客在景點的留駐時間,把游客變為觀眾、把游客變為體驗者、把游客變為消費者——融媒體+農旅,就是這樣完美的融合起來了。近年來的高頻率熱詞"體驗經濟",亦即通過體驗帶動消費,也正是融媒體+農旅融合的精髓。
融媒體+農旅融合也是當下省內、市內游競爭的關鍵。宜城大蝦、筒子骨、盤鱔等吃的文化早已成為宜城的"傳統牌",我們是否也要繼續挖掘出承載宜城農旅融合脈絡的體驗活動了呢?
楚皇城遺址走著看著坐著聽著,是不是就能感受時空穿越的"楚文化"路線,讓人們在宜城漲知識、品生活;正在舉辦的短視頻大賽,以創意拍攝的方式推廣了"農旅融合是可體驗的,宜城是有溫度的"……我們還期待吃宜城大蝦、喝燕京啤酒之外的體驗,也能有著鮮明的宜城特色,融媒元素。
讓我們在期待中為為宜城農旅融合點贊,為宜城融媒體+農旅喝彩!
(編輯:聞俊 編審:杜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