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網 > 宜城融評

                                【宜城融評】“省域副” 必將帶來新襄陽新擔當

                                發布時間:2021-12-06 來源:
                                   分享到:
                                    

                                融媒評論員 李鋒

                                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了《“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出了“支持徐州、洛陽、襄陽、長治等城市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兑巹潯范啻翁岬搅讼尻,明確提出支持襄陽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襄陽成為全國首批,而且是湖北第一個上升為國家層面支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戰略地位日益凸顯,襄陽一地一域的發展與全省全國的聯系聯動更加緊密,機遇潛能前所未有。

                                省域副中心城市,正迎來新的發展良機。國家點名,利好眾多,但打鐵還需自身硬。各地各部門要準確把握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要奮力推進區域性中心城市能級顯著提升,奮力推進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帶動能力大幅增強,奮力推進區域消費中心城市示范效應全面顯現,奮力走出一條具有襄陽特點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朝著建設美麗襄陽、實現綠色崛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進軍。

                                獨特的歷史優勢呼喚襄陽文化擔當。襄陽自古以來就是鄂西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不忘本來才能開創未來,善于繼承方能更好創新。今日之襄陽,勇擔“省域副中心城市”歷史使命,迫切需要讓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我們襄陽要倍加珍惜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做好保護和傳承工作。建城 2800 多年來,楚文化、漢水文化、三國文化在這里孕育發軔,光武帝劉秀、蜀漢丞相諸葛亮、唐代詩人孟浩然、宋代書法家米芾在這里譜寫諸多歷史傳奇和名篇佳作!度龂萘x》120回,其中32回故事就發生在襄陽;《全唐詩》有4000多首寫到襄陽;在金庸的武俠小說里,襄陽出現了260多次……進入近現代后,也涌現出了很多名人,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黃火青、航天英雄聶海勝、中國工程院院士熊有倫、兩彈一星元勛任新民、世界跳水冠軍王宗源、“中國蛙王”閆子貝……這些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名片也為襄陽這座城市增添了無限榮光。有故事的襄陽該如何彰顯個性? 襄陽可以將城市的歷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發展之中,將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走文化與城市建設融合發展的道路,體現城市的差異化和吸引力,從而增強襄陽綜合競爭力,把襄陽文化做成品牌,堅持以自然區位優勢為基礎、以特色為根本、以文化為靈魂、以市場為導向,把“遠”的文化變為“近”的實景,把“老”的文化變為“新”的產業,把“靜”的文化變為“動”的體驗,讓古襄陽的現代新演繹散發出歷史人文的無限魅力。

                                優越的營商環境強化襄陽發展擔當。營商環境是水和空氣,放水才能養魚,有空氣才能呼吸。今日之襄陽,勇擔“省域副中心城市”歷史使命,迫切需要良好的“水環境”與“空氣質量”。近年來,襄陽市正努力創建一流的營商環境,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提高辦事效率,在解決企業經營發展和群眾辦事的痛點、堵點、難點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這是襄陽轉型發展交出的成績單,也是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的結果。“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襄陽唯有破障礙、去煩苛、筑坦途,以優化營商環境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才能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襄陽唯有推進政務服務改革,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吸引資本在襄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讓投資者創業舒心、讓群眾辦事順心;襄陽唯有以更鮮明的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聚焦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重點自上而下補短板、增優勢;襄陽唯有以更大的魄力、更大的力度推進政府自我革命,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組合拳”打實打好,讓市場主體真正收到“大禮包”,服下“定心丸”。

                                堅實的人才矩陣助力襄陽智力擔當。不管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今日之襄陽,勇擔“省域副中心城市”歷史使命,迫切需要以人才資源激活高質量發展“一池春水”。1800年前,劉表優禮士人,興辦教育;劉備三顧茅廬,求賢若渴……峴山腳下,尊賢重才、創新圖新的傳統在襄陽根深蒂固,是襄陽人寶貴的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也強調,要“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建設全球人才高地”。國家發展、區域競爭、城市崛起、產業升級,說到底都離不開人才,要用辯證思維、系統思維、精準思維做好引才、育才、留才這篇“大文章”。厚植人才干事創業沃土、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襄陽正全力以赴。進入新時代,“襄陽制造”走出國門,蜚聲海外;“襄陽造”航天產品隨神舟飛船繞行地球、飛向宇宙……漢水之濱,無數高技能人才一絲不茍、不懈奮斗,在平凡的崗位上釋放著澎湃動力。襄陽事業發展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襄陽人不斷努力、接續奮斗的結果,更凝聚著無數人才的心血和汗水。“要著力建設區域創新人才高地,加快領軍人才、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集聚,為加快建設美麗襄陽、率先實現綠色崛起提供堅強人才保障。”省政協副主席、襄陽市委書記馬旭明強調,要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人才的創造活力,不斷開創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襄陽正在搭建舞臺,讓人才有更多交流展示的機會;襄陽正在創造平臺,讓人才提升水平、升級技能;襄陽正在制定政策,讓人才享受更優質的成長環境。曾經過盡千帆、萬商云集的襄陽,進入新世紀后,正在以大江大河包羅萬象的胸懷氣度,續寫著尊賢重才的故事。襄陽正全力以赴為人才成長提供更優質的環境,讓他們在襄陽成就夢想,讓他們的夢想成就襄陽。

                                是的,襄陽,正迎來新的發展良機。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會是一個怎么樣的襄陽?雖已國家點名,但省域副中心城市不是“封”出來的,也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有美好的藍圖設想,有國家的政策加持,有省委、省政府的鼎力支持,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有600萬襄陽人民的同心協力,“省域副”必將帶給我們一個新襄陽!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體中心(宜城大道39號) 郵編:441400

                                聯系電話:0710-4221100 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

                                工信部備案編號:鄂ICP備20009678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登記備案號:鄂新網備0304號

                                清廉宜城

                                欧美成人AAAAA特黄